[行测打卡]2月15日|2023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3-02-14 18:25:52 作者:公务员 点击数:17
年终工作总结
WORK SUMMARY
[行测打卡]2月15日|2023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题

1.负性偏向是指负性信息比其他信息得到优先的注意和加工,这是人类在先天遗传和后天经验基础上存在的一种普遍性认知倾向,即给予负性事物更大的权重,并在注意、记忆、情绪、决策等方面遵循“坏比好重要”的心理原则。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体现负性偏向的是:


A.3·15”晚会报道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以期政府各级管理部门有效管理


B.被试对负面词汇的再认正确率比正面词汇高,能更精准识别某负面词汇是否在语料中


C.新闻传播过程中,模糊信息中的一些负面细节更容易被人们关注并作进一步负面解读


D.应聘者的优缺点与职位具有同等相关性,但招聘者往往更关注应聘者的缺点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负性信息比其他信息得到优先的注意和加工”、“坏比好重要”。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3·15”晚会报道违法行为,该项仅提及了“负性信息”,没有提到“其他信息”,也不存在“负性信息”与“其他信息”之间的比较,不符合“负性信息比其他信息得到优先的注意和加工”、“坏比好重要”,不符合定义,当选;

B:该项说被试对负面词汇的再认正确率比正面词汇高,能更精准识别负面词汇,体现了被试对负性信息更加注意,“比”和“更”体现了“负性信息”和“其他信息”之间的比较,符合“负性信息比其他信息得到优先的注意和加工”、“坏比好重要”,符合定义,排除;


C:该项说模糊信息中的一些负面细节更容易被人们关注并作进一步负面解读,说明相较于“其他信息”,人们更优先注意和加工“负性信息”,符合“负性信息比其他信息得到优先的注意和加工”、“坏比好重要”,符合定义,排除;

D:该项说在应聘者的优缺点中,招聘者更关注其缺点,说明相较于“其他信息”,招聘者更优先注意“负性信息”,符合“负性信息比其他信息得到优先的注意和加工”、“坏比好重要”,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2.2021626日,中共中央发布《中国共产党党徽党旗条例》。根据该条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开展党的对外交往活动时必须使用党徽党旗


B.在网络、出版物等使用党徽党旗图案,应当置于显著位置


C.不得在党徽党旗上添加任何文字、符号和图案等


D.党徽党旗制作、使用、管理必须坚持统一标准、统一规范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A错误,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徽党旗条例》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下列情形可以使用党旗:(五)开展党的对外交往活动。”因此,开展党的对外交往活动时可以使用党徽党旗,而非必须使用党徽党旗。

B正确,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徽党旗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在网络、出版物等使用党徽党旗图案,应当置于显著位置。”

C正确,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徽党旗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不得在党徽党旗上添加任何文字、符号和图案等,不得使用破损、污损、褪色的党徽党旗,不得制作使用任何不符合本条例所附制法说明的党徽党旗。不得倒挂、倒插或者以其他有损党徽党旗尊严的方式升挂、使用党徽党旗。”

D正确,根据《中国共产党党徽党旗条例》第四条规定:“党徽党旗制作、使用、管理必须坚持统一标准、统一规范,坚持分级负责、集中管理。”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3.①历史时期的气候并非一成不变,气候的波动变化对文明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锦江近西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唐代诗人张籍的诗表明当时四川地区有荔枝分布

20世纪70年代,著名学者竺可桢根据历史文献记载,首次重建了我国过去5000年的温度变化曲线

④然而在现代人的认知中,荔枝的生长区多位于南岭以南,很多人对杨贵妃能吃到荔枝表示怀疑

⑤重建的暖季温度与同区域公海孢粉量化的降水数据,为我国过去5000年文明历史提供了更加完整的定量气候背景

⑥不久前,科学家利用现代地学研究手段,定量重建了我国北方过去5000年中高分辨率的暖季(4月至10月)温度变化序列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⑤⑥①②④


B.⑥③⑤④①②


C.①⑥⑤②④③


D.②④①③⑥⑤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观察选项,对比首句。①句引入“气候”这一话题并介绍气候的波动变化对文明演变有重要影响,②句引用诗人张籍的诗介绍唐代时四川有荔枝分布这一背景,③句介绍20世纪70年代竺可桢首次重建我国的温度变化曲线,⑥句介绍不久前科学家定量重建了我国北方温度变化序列,根据日常逻辑顺序,应先引出气候变化这一话题,再介绍我国科学家对温度变化的研究,故①句应在③、⑥句之前,排除A.B.两项。且根据时间顺序,③句介绍20世纪70年代的研究,⑥句介绍不久前的研究,故③句应在⑥句之前,排除CD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4.生命有限,很多英雄模范人物崇高精神的形成过程也是有限的,但形成了一种宝贵精神财富,是一个        的定格。焦裕禄精神,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红旗渠精神等都是        的。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精神力量,这样的精神无论时代发展到哪一步都不会        。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历史 相似 埋没


B.光辉 相通 落伍


C.永恒 共存 过时


D.不朽 统一 褪色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第一空,根据转折词“但”可知,转折前后语义相反,并根据转折前“生命有限”以及“英雄模范人物崇高精神的形成过程也是有限的”可知,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体现出“永久、无限”之意,C“永恒”指永远、恒久,D“不朽”指永不磨灭、永存,均符合文意,保留。A“历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体现不出文段强调的“永久、无限”的含义,排除;B“光辉”指光明、灿烂,与文意无关,排除。

第二空,根据“任何一个民族都需要有这样的精神构成其强大精神力量”以及文意可知,“这样的精神”所指的“焦裕禄精神”“井冈山精神”等精神是同时存在的,共同构成了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因此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体现“这些精神”同时存在的意思,C“共存”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共同或同时存在,符合文意,保留。D“统一”指一致的、整体的,文段并未体现出焦裕禄精神与其他精神是一个整体,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三空,代入验证。C“过时”指已经不流行的,陈旧不合时宜的,置于此处可体现出焦裕禄精神等精神到了任何时代都是流行的,都是符合时宜的,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C




5.“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横断山,路难行。······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敌人弃甲丢烟枪,我军乘胜赶路程。调虎离山袭金沙······”这是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中的一段歌词,下列与之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调虎离山袭金沙”是由毛泽东指挥的


B.李白《蜀道难》描写的正是此地“路难行”的状况


C.“军民鱼水”之情表现了沿途人民群众对新四军的支持


D.“乌江天险”正是楚汉战争时项羽兵败自刎的地方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正确,“调虎离山袭金沙”是指四渡赤水,南渡乌江后,中央红军就把敌人的追兵甩在了后面。此时,毛泽东指出:要实现从云南北渡金沙江入川的战略目标,就在于能否调出滇军,调出滇军就是胜利。毛泽东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命一部分兵力向瓮安、黄平方向佯攻,做出东进湖南与二、六军团会合的姿态,主力则直逼贵阳。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急调滇军三个旅驰援贵阳,中央红军突然调头西进云南,做出攻打昆明的态势。龙云惊恐万状,火速从金沙江边调回民团以解昆明之急,金沙江一线江防顿时空虚,红军主力则迅速兵分三路,从寻甸、嵩明之间穿过,以每日120里的急行军速度直插金沙江边的皎平、龙街和洪门渡口。

B错误,李白《蜀道难》描绘了秦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蜀道”指的是今四川广元市境内剑门一带。而歌曲描述的四渡赤水的地点在贵州省、四川省、云南省交界地区,不是同一地方。

C错误,新四军即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隶属于国民党军队战斗序列,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在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的队伍。“军民鱼水”之情表现的是长征途中沿途人民群众对中央红军的支持。

D错误,“乌江天险”中的乌江,又名黔江,是贵州的第一道大江,自古有天险之称。而项羽的自刎之地是现在的安徽省和县乌江镇。

故正确答案为A




6.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势在必行且            。网络上可能存在的色情、暴力、过度娱乐等有害信息,会对普遍拥有智能设备、全面触网的未成年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不良影响。只有        清朗洁净的网络空间,才能让青少年健康成长。实现这一愿景,需要发挥多主体多领域联动优势,        合力,撑起清朗网络蓝天。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蓄势待发 创设 形成


B.刻不容缓 营造 凝聚


C.迫在眉睫 构筑 集成


D.任重道远 共建 汇聚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第一空,根据“势在必行”“网络上可能存在的色情······不良影响”可知,文段表达“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的必要性及紧迫性,故横线处应体现亟需采取行动之意,B“刻不容缓”形容形势非常紧迫,片刻也不能拖延,C“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已到眼前,急迫得就像逼近了眉毛和睫毛一样,二者均与文意相符,保留。A“蓄势待发”指贮备随时可以展现的实力,待机而发,D“任重道远”比喻肩负的责任重大,并需要长期的艰苦努力,二者均无法体现事情的紧迫性,排除。

第二空,搭配“网络空间”,B“营造”指经营建筑,C“构筑”指建造、修筑,二者均搭配恰当,保留。

第三空,搭配“合力”,根据前文“需要发挥多主体多领域联动优势”这一对策可知,横线处需体现将多方力量集中在一起共同发力的过程,B“凝聚”指聚集,与文意相符且搭配恰当,当选。C“集成”指总体,强调结果,与文意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7.民宿是指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经营用客房不超过4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平方米,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民宿的是:


A.王某在市中心有一套两居室的房子,过了马路就是知名的景区公园。王某将闲置房间租给那些节假日来旅游的家庭,并提供导游服务


B.某家庭农场开发亲子休闲旅游业务,建设了农业科普、亲子游玩场所,为孩子和家长营造一处寓教于乐的乡村乐园


C.李某通过某网上平台找到心仪城市的会员“交换”旅行,即双方各自为对方提供住宿,住在对方家中深入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D.张某在古镇上有一所老宅。他和某平台签订合同,将老宅租给该平台运营。该平台将老宅装修,并提供完善的酒店式服务机制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经营用客房不超过4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平方米”、“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王某有一套两居室的房子,将闲置房间租给旅游家庭,符合“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经营用客房不超过4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平方米”,并提供导游服务,符合“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符合定义,当选;

B:某家庭农场开发亲子休闲旅游业务,未提及该农场是否为闲置资源,不符合“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也未提及该农场是否有经营用客房,不符合“经营用客房不超过4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平方米”,建设了农业科普、亲子游玩场所,不符合“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不符合定义,排除;

C:李某与心仪城市的会员“交换”旅行,双方各自为对方提供住宿,说明双方是互相为对方提供住宿,而非用于经营,不符合“经营用客房”,不符合定义,排除;

D:张某将古镇的老宅租给某平台,符合“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将老宅租给该平台运营,由该平台提供完善的酒店式服务机制,说明该老宅的主人张某并不提供接待服务,不符合“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8.下图是给定的立体图形(大圆柱内的虚线部分为挖空部分),将其从任一面剖开,下面哪一项不可能是该立体图形的截面?

2158.png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2158解析.png





9.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化学分支学科,主要内容包括:(1)确定化学反应的速率以及温度、压力、催化剂、溶剂和光照等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2)研究化学反应机理,揭示化学反应速率本质;(3)探求物质结构与反应能力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体现化学动力学研究的是:


A.研究表面积不同的各类煤块在相同温度条件下燃烧速率的变化


B.研究不同光照和温湿度条件下植物叶片蒸腾作用的强度和效率


C.在馒头制作的过程中,研究酵母菌对面粉发酵的催化反应模型


D.在铁制品表面喷涂不同种类油漆,研究铁与水、氧气的反应情况,判断防锈效果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化学分支学科”、“确定化学反应的速率以及温度、压力、催化剂、溶剂和光照等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研究化学反应机理,揭示化学反应速率本质”、“探求物质结构与反应能力之间的关系和规律”。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研究的是外界温度对不同煤块燃烧速率的影响,燃烧是化学变化,符合“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化学分支学科”、“确定化学反应的速率以及温度、压力、催化剂、溶剂和光照等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定义,排除;

B:研究的是不同光照和温湿度条件下植物叶片蒸腾作用的强度和效率,植物叶片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通过叶片上的气孔散发出去的过程,也就是水从液态变成了气态,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所以是物理变化,不符合“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化学分支学科”,不符合定义,当选;


C:研究的是酵母菌对面粉发酵的催化反应模型,发酵是化学变化,符合“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化学分支学科”、“研究化学反应机理,揭示化学反应速率本质”,符合定义,排除;

D:研究的是铁与水、氧气的反应情况,判断防锈效果,生锈是化学变化,符合“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化学分支学科”、“确定化学反应的速率以及温度、压力、催化剂、溶剂和光照等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10.资产评估:审核通过:股票发售


A.预定新车:加装内饰:购买车险


B.修剪草坪:设备检修:园林养护


C.选购家电:上门安装:维修保养


D.收看节目:视频连线:观众互动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先资产评估,再审核通过,最后股票发售,三者为时间先后顺序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先预定新车,再购买车险,最后加装内饰,第二词与第三词的顺序与题干相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修剪草坪是园林养护的一部分,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先选购家电,再上门安装,最后维修保养,三者为时间先后顺序的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视频连线是观众互动的一种方式,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1.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古诗源》收集的反映远古狩猎活动的《弹歌》,《诗经》中反映农夫艰辛劳作的《①》、反映士兵征战生活的《采薇》、反映青年爱情生活的《关雎》,探索宇宙奥秘的《②》,反映游牧生活的《③》,歌颂女性英姿的《木兰诗》等,都是从人民生活中产生的。”

依次填入画横线处正确的是:


A.丰年 离骚 凉州词


B.黍离 九歌 西洲曲


C.兼葭 涉江 击壤歌


D.七月 天问 敕勒歌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D正确,ABC三项错误,201410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古诗源》收集的反映远古狩猎活动的《弹歌》,《诗经》中反映农夫艰辛劳作的《七月》、反映士兵征战生活的《采薇》、反映青年爱情生活的《关雎》,探索宇宙奥秘的《天问》,反映游牧生活的《敕勒歌》,歌颂女性英姿的《木兰诗》等,都是从人民生活中产生的。”

故正确答案为D




12.匿名投票:实名投票:现场投票


A.早间会议:午间会议:工作会议


B.战国文字:象形文字:古代汉字


C.金融危机:粮食危机:生态危机


D.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经济作物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匿名投票与实名投票是两种投票方式,二者为并列关系;有的现场投票是匿名投票,有的现场投票是实名投票,前两个词语与第三个词语均为交叉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早间会议和午间会议是两种会议类型,二者为并列关系;有的工作会议是早间会议,有的工作会议是午间会议,前两个词语与第三个词语均为交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战国文字是战国时期不同地区使用的汉字的统称;象形文字是由图画文字演化而来的一种最古老的字体,如埃及的象形文字、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战国文字是一种古代汉字,二者为种属关系;有的象形文字是古代汉字,有的象形文字不是古代汉字,有的古代汉字是象形文字,有的古代汉字不是象形文字,二者为交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金融危机是指金融资产、金融机构、金融市场的危机;粮食危机指因粮食供应不足造成的危机;生态危机指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现象,三者是不同领域的危机,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油料作物和糖料作物是两种经济作物,前两个词语为并列关系,与第三个词语均为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3.关于人体的生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在流汗时汗腺内的盐分浓度会降低


B.蚊虫叮咬造成的皮肤发痒属于过敏反应


C.打嗝声是由胃部痉挛和声带闭合造成的


D.皮肤受伤流血处的血管会先扩张后收缩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错误,汗液的形成一般是由于外界气温升高或者体内产热导致热刺激,激活汗腺功能,分泌大量液体,通过汗孔排到体表。由于汗腺还具备从产生出的汗液中再次将盐分吸收回体内的功能,所以通过再次吸收盐分,可以将盐分的流失抑制到最小程度。因此人体在流汗时汗腺内的盐分浓度会升高。

B正确,蚊虫叮咬引起的过敏症状有皮肤出现红肿、瘙痒,这是比较常见的过敏症状,也是比较轻微的过敏症状。出现这些症状是因为蚊虫叮咬所释放的唾液在皮肤组织产生刺激性的反应。

C错误,打嗝指气从胃中上逆,喉间频频作声,声音急而短促。这是一个生理上常见的现象,是由横膈膜痉挛收缩引起的。健康人打嗝多与饮食有关,特别是饮食过快、过饱,摄入很热或冷的食物饮料、饮酒等,外界温度变化和过度吸烟亦可引起。

D错误,当皮肤受伤流血后,血管会立即收缩,而不是先扩张后收缩。其收缩的目的是减少流向受伤部位的血液。过一段时间受伤部分的血液就会自动凝结变成血块,不让血液继续流出。

故正确答案为B





14.“反觇”思维是从事物甲和乙之间的联系,反推出乙同甲的另一种联系的方法。在作战指挥中,敢于“反道而觇之”,往往能跳出局部观全局、打破常规辟蹊径,面对复杂多变的战场形势,指挥员若能换位于敌、        定式,从侧面甚至反向来决策,及时        行动部署,就会拥有战场制敌的更大胜算。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突破 扭转


B.摒弃 校正


C.摆脱 规划


D.忽略 调整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第一空,根据“、”可知,横线处与“换位于敌”构成并列关系,且根据前文“打破常规辟蹊径”可知,横线处应体现出站在敌人角度,打破常规定式之意,A“突破”指打开缺口,超过或打破,B“摒弃”指排除并抛弃,C“摆脱”指脱离(牵制、束缚、困难等不利的情况),均符合文意,保留。D“忽略”指疏忽,没有注意到,与文意不符,排除。

第二空,搭配“行动部署”,且根据前文“面对复杂多变的战场形势”可知,横线处应体现及时调整改变行动部署之意,B“校正”指校对改正,符合文意,当选。A“扭转”指纠正或改变事物的发展方向,多搭配“局面”“态势”等,与“行动部署”搭配不当,排除;C“规划”指筹划、计划,无法体现“调整改变”之意,且规划多用于事前筹划的语境,与文段“在作战指挥中”的语境不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15.工厂生产甲、乙两种设备,需要用到A.B.C.三种零件。其中生产1台甲设备需要5A.零件和11B.零件,生产1台乙设备需要4B.零件和9C.零件。工厂某日生产的一批设备共用A.B.C.三种零件不超过200个,其中C.零件的用量超过100个。问最多可能生产了多少台甲设备?


A.1


B.2


C.3


D.4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要让甲设备数量最多,则需要让乙设备数量最少。因为只有乙设备用到了C.零件,根据“生产1台乙设备需要4B.零件和9C.零件······其中C.零件的用量超过100个”,则乙设备数量最少为101÷9=11······2,结合题意可知每个C.零件均已被用于生产,则乙设备数量最少为11+1=12个,最少用了12×(4+9=156个零件。结合“设备共用A.B.C.三种零件不超过200个”,则生产甲设备可用的零件数量最多为200-156=44个,44÷(5+11=2······12,即最多可能生产了2台甲设备。

故正确答案为B








精华资讯
推荐资讯
客服电话
19988444306
关注微信
手机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