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打卡]9月6日|2023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3-09-06 11:14:52 作者:公务员 点击数:41
1
小暑时节
/ SLIGHT HEAT
全场低至三折

年终工作总结

WORK SUMMARY

[行测打卡]9月6日|2023年公务员考试行测练习题

1.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100多年来,电影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推动,新技术让电影释放新魅力,也带来新的电影美学。电影修复同样是技术与艺术融合的产物。黑白转彩色4K修复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就是电影修复从2K分辨率、4K分辨率、单声道转化5.1声道,再到今天黑白转彩色技术的又一突破。该片修复耗时7个多月,上百人参与,修复了16.5万帧画面,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机交互式AI(人工智能)上色,加上人工逐帧做精细化调整,使之最终呈现大银幕。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从黑白到彩色,科技使电影艺术迈上新台阶


B.科技助力电影修复,能让老电影焕发新光彩


C.电影发展史,就是电影技术不断创新的历史


D.老电影修复,《永不消逝的电波》是成功范例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文段开篇论述科技对电影发展的重要作用,接着通过同样一词引出话题,指出电影修复是技术与艺术融合的产物,接下来通过列举黑白转彩色4K修复故事片《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例子,进一步论证了在科技的加持下,可以通过电影修复使老电影再次呈现大银幕,故整个文段重在强调在科技助力下的电影修复,可使老电影重新焕发光彩,对应B项。

A项,从黑白到彩色对应文段开篇话题引入部分的内容,非重点,且缺少文段核心话题电影修复,排除;

C项,电影发展史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且缺少文段核心话题电影修复,偏离文段中心,排除;

D项,《永不消逝的电波》是成功范例对应文段举例部分,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亿万年前的超新星爆发产生的星云会孕育下一颗恒星,就像盘古开天地的传说一样。星云中重的元素汇聚在一起形成一个个核心,有的核心越聚越大,最终形成新的恒星;小的核心围着恒星旋转就形成了行星,星星们就这样组合在一起形成了星系,就像我们熟知的太阳系一样。同时,超新星爆发喷射出的高能粒子,还会为它所到达的平静的星云带来波澜和扰动,加速星云汇聚的速度。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太阳系源于一颗超新星的爆发


B.重元素的汇聚形成了恒星和行星


C.宇宙源于亿万年前的超新星爆发


D.超新星爆发产生孕育恒星的星云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文段开篇提出超新星爆发产生的星云会孕育下一颗恒星,接下来具体介绍了星云中重的元素和小的核心如何形成恒星以及星系,尾句通过同时表示并列,进一步说明超新星爆发喷射出的高能粒子加速星云的汇聚,故文段首句提出观点,后文具体解释说明,为总分结构,重在强调超新星爆发产生孕育恒星的星云,对应D项。

A项,太阳系对应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排除;

B项,重元素对应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且表述片面,排除;

C项,文段并未提及宇宙的起源,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3.某学习平台收到的征文,将通过两轮评审决定能否采用。先由两位编辑进行初审,若两位编辑评审都通过,则予以采用;若两位编辑都未予通过,则不予采用;若仅有一位编辑初审通过,则再由主编进行复审,若复审通过,则予以采用,否则不予采用。设稿件能通过各初审编辑评审的概率均为0.4,复审的稿件能通过的概率为0.2,各编辑独立评审,则每篇征文被采用的概率为:

A.0.32


B.0.256


C.0.24


D.0.208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9063.png



4.地球系统是指由大气圈、水圈、陆圈和生物圈组成的有机整体。下列相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


B.地球系统具有绝对的独立性和封闭性


C.生态系统发生改变时不会影响地球系统的平衡


D.与海水和大气相比,板块发生改变的时间比较短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地理国情。

A项正确,地球系统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人类所需能量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在体内贮存下来。

B项错误,地球系统本身具有独特的发生、发展、演化特征,即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封闭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其发生、发展与演化与所处的宇宙环境是分不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地球系统的封闭性只是相对的,而开放性则是绝对的和更重要的。

C项错误,生态系统指在自然界的一定的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在这个统一整体中,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地球系统的平衡主要就是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生态系统发生改变时,会影响地球系统的平衡。

D项错误,板块构造运动始于约32亿年前,虽然这些板块以每年几厘米的速度缓慢移动着,但却能使地球的海陆面貌发生巨大的变化。而盛行风、地转偏向力等因素影响着海水运动;太阳辐射等因素影响着大气运动。相比之下,板块发生改变的时间很漫长。

故正确答案为A



5.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9065.png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9065解析.png


6.下列道地药材与其生产地,功效对应均正确的是:

A.人参——吉林——大补元气,宁身益智


B.贝母——广东——养血润肺,化痰止咳


C.三七——云南——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D.枸杞——宁夏——散瘀止血,消肿定痛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正确,人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地区。人参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常被用作滋补的药,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大补元气、改善心脏功能等功效。

B项错误,贝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鳞茎供药用。贝母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在中国除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江西、内蒙古、贵州(内蒙古、贵州可能有,但没有采到标本)外,其他省区均有分布,其中以四川(8种)和新疆(6种)种类最丰富。贝母具有润肺止咳、清火散结等功效。

C项错误,三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干燥根供药用。主产于云南文山州各县,为著名的道地药材;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

D项错误,枸杞为茄科枸杞属植物。人们日常食用和药用的枸杞多为宁夏枸杞的果实枸杞子。宁夏枸杞在中国栽培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枸杞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

故正确答案为A




7.近年来,AI(人工智能)开始运用于香水制作行业。与需要几十年时间训练嗅觉的调香师不同,AI调香不依靠嗅觉制作香水,而是利用先进的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和学习现有香水的原料与配方,将其成分对比分析,输出一个新配方。它还能结合历史销售数据和行业趋势等信息,获取香水在不同性别、年龄和销售地区的受欢迎程度,预测人类的喜好,进而创造出针对目标人群的新香水配方。

这段文字重在说明:

A.AI调香可大大缩短香水的研发周期


B.AI调香研发的新型产品优于调香师


C.AI调香可以获得受用户欢迎的最佳解


D.AI调香在香水制作行业中运用前景广阔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文段开篇介绍背景,引出AI开始用于香水制作的话题。随后通过与传统调香师对比,指出AI可以通过算法分析对比现有的香水成分,输出新配方;同时,AI还能结合各类信息,预测人类对香水的喜好,进而创造出针对目标人群的新配方。故文段为并列文段,需要全面概括,文段重在强调AI调香用于香水制作行业的多种好处,对应D项。

A项,缩短香水的研发周期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B项,研发的新型产品优于调香师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C项,受用户欢迎的最佳解仅对应文段第二方面,表述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8.风力发电机,除了需要经常喝西北风,还要经常晒日光浴。白色不会吸收太多的紫外线辐射,并能够反射所有色光,以缓解机组内部发电机、变流器等电器设备的散热问题,同时也会降低一些风险,比如降低润滑油、润滑脂发生干燥、产生气泡等风险。

这段文字解答了这样一个问题:

A.风力发电机需要经常做哪两件事


B.为什么风力发电机以白色为优选


C.风力发电机晒日光浴有什么风险


D.机身颜色对保护风力发电机有多重要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文段首先介绍风力发电机工作的恶劣自然环境,即经常喝西北风”“晒日光浴,后文具体介绍风力发电机设计成白色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故文段主要围绕白色风力发电机展开论述,回答了为什么风力发电机是白色的,对应B项。

A项,喝西北风”“晒日光浴指风力发电机所处的恶劣自然环境,而非风力发电机经常做的两件事,表述错误,排除;

C项,文段并未提及“‘晒日光浴有什么风险,无中生有,排除;

D项,文段主要讨论风力发电机设计成白色的积极作用,而非所有颜色,主题词范围扩大,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9.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统一战线是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强大法宝。关于统一战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政策100周年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统一战线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国民革命联合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制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把坚持统一战线作为党百年奋斗10条历史经验之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正确,19227月,中共二大首次提出统一战线思想,即民主的联合战线的思想。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政策100周年。

正确,习近平在2022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中指出:统一战线是党领导的统一战线,要确保党对统战工作的全面领导。

错误,中国共产党建立统一战线的先后顺序依次为: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

正确,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其中第六部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概括了具有根本性和长远指导意义的10条历史经验。其中坚持统一战线为第六部分第9条。

综上所述,说法正确的有①②④

故正确答案为C



10.    ) 对于 有所作为 相当于 知行合一 对于 (   

A.拼搏向上;学而不思


B.勤奋进取;空谈误国


C.自强不息;成就事业


D.勇于开拓;温故知新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逐一代入选项。

A项:拼搏向上是形容一个人努力向上,有所作为是指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较大的成绩,拼搏向上可能会有所作为,二者为因果对应关系;知行合一是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学而不思是指只知道学习不知道思考,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勤奋进取是指努力前进,有所作为是指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较大的成绩,勤奋进取可能会有所作为,二者为因果对应关系;知行合一是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空谈误国是指只泛泛而谈地讨论国家大事、不联系实际解决问题,会耽误国家的发展,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自强不息指自己努力上进,永不懈怠,有所作为是指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较大的成绩,自强不息可能会有所作为。二者为因果对应关系;知行合一是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成就事业是指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到知行合一可能会让人事业成功,二者为因果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勇于开拓是指有勇气进入新的领域,有所作为是指可以做事情,并能取得较大的成绩,勇于开拓可能会有所作为,二者为因果对应关系;知行合一是指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温故知新指复习已学过的知识,会有新的体会和理解或者指通过回忆过去,吸取历史经验,给认识现在提供参考,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11.电影音乐作为电影艺术的组成部分,早已和画面构图、色彩、语言一样,成了表达主题、塑造人物、        意境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在渲染气氛、揭示人物心灵、影响观众心理方面所能达到的神奇效果,是前人始料所不及的。一部精彩的电影如果缺少了            的音乐,就好比一道大餐少了盐。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设立 相辅相成


B.创造 相得益彰


C.生成 引人入胜


D.展现 此呼彼应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B 


【解析】本题可以从第二空入手,根据后文就好比一道大餐少了盐可知,此处进行了形象化表达,将电影比作大餐,将音乐比作盐,故横线处应形容盐对大餐的作用,即大餐加入盐后会有更好的效果,B相得益彰指两者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与文意相符,保留。A相辅相成指两个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体现不出配合后会带来更好的效果,与文意不符,排除;C引人入胜指吸引人进入美妙的境地,形容优美的风景或文艺作品十分吸引人,D此呼彼应指这里呼唤,那里响应,形容联系紧密,互相配合行动,均无法与文段形象化表达形成对应,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搭配意境B创造指制造新的事物,与意境搭配恰当,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B




12.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下列有关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5G网络规模已在全球居首位


B.目前中国算力规模约占全球的27%,排名第二


C.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占GDP总量的比重接近20%


D.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初步建立,东数西算工程已于2022年全面启动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A项正确,2022820日,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统计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96.8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75亿户,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

B项正确,20221116日,在2022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22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算力规模约占全球的27%,排名全球第二。

C项错误,20227月,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9.8%

D项正确,2022218日,国家启动东数西算大型项目协调东西部算力资源,共规划设立8个枢纽10个国家数据中心,标志着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13.笔者近日跟随调研组赴某文化大市采访交流。该市在国内广为人知,非遗资源十分丰富,老字号众多,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因为种种原因,目前当地很多老字号品牌,发展却都不温不火,知名度虽然有,市场反响却一般。前往调研的专家,在返程路上无不感慨        是多么重要。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营销


B.经营


C.创新


D.宣传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A 


【解析】根据文意可知,某文化大市老字号众多,有一定知名度,但是发展不温不火,市场反响一般,说明这些老字号品牌并没有打开市场,没有获得消费者真正的认可,故横线处所填词语应体现出重视市场因素,关注消费者需求的意思。A营销指企业发现或发掘准消费者需求,让消费者了解该产品进而购买该产品的过程,符合文意,当选。

B经营指筹划、组织并管理,针对者往往是主体本身,没有突出关注市场,与文意不符,排除;

C创新指抛开旧的,创造新的,与文段重视市场和消费者语义无关,排除;

D宣传指的是说明讲解,使大家行动起来,侧重于让更多人的人了解某种事物,由知名度虽然有可知,此处并不需要扩大知名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14.淮扬菜被称为士大夫菜,同时也是国宴的标准菜系,但这与淮扬菜深受国民喜爱,成为国民菜并不矛盾,淮扬菜历经2000多年,绵延不绝的基础就在民间。淮扬菜有许多大众耳熟能详的菜品,可能很多人吃过,但却不知道吃的就是淮扬菜。淮扬地区,至今仍有斗菜的习俗,春节期间,主妇都要做出拿手好菜来宴请宾客,亲朋好友间还会进行厨艺比拼,这让淮扬菜不断涌现出新菜品。淮扬菜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一代代传承创新。

这段文字重在强调:

A.淮扬地区斗菜习俗历史悠久


B.淮扬菜符合当代人的养生理念


C.淮扬菜是国宴菜,更是国民菜


D.民间传承为淮扬菜绵延不绝提供基础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D 


【解析】文段开篇提出淮扬菜的话题,接着通过转折词强调淮扬菜历经2000多年,绵延不绝的基础就在民间,后文介绍淮扬菜有许多大众耳熟能详的菜品,很多人都吃过,然后论述淮扬地区的斗菜习俗让淮扬菜不断涌现出新菜品,在这样的氛围中淮扬菜代代传承创新。故文段转折之后是重点,强调民间传承是淮扬菜绵延不绝的基础,对应D项。

A项,斗菜习俗对应文段解释说明部分,非重点,排除;

B项,养生理念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C项,未体现淮扬菜绵延不绝之意,偏离文段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15.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关于中国粮食生产取得的重大成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台阶上


B.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


C.我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9亿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80%


D.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20%的人口

点击下方空白区域查看答案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A项正确,据新华网2023123日消息:我国粮食产量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B项正确,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称:这些年我们国家粮食连年丰收······2010年以来,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持续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9年超过470公斤,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

C项错误,2021年国务院批复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明确到2025年建成10.75亿亩、到2030年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截止到2022年底,全国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占我国19.18亿亩耕地的一半以上,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已经迈入世界第一方阵。

D项正确,20226月求是网发表文章《严守耕地红线 抓紧抓牢粮食生产》,指出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目前,我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五分之一的人口。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精华资讯
推荐资讯
客服电话
19988444306
关注微信
手机版
返回顶部